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推动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9月18日,由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组委会主办,深圳市民政局承办,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和深圳市中国慈展会发展中心执行的2021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在深圳举办了的30强决赛路演评审会顺利举行,深圳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远翔,深圳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处处长陈丽娟、深圳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处调研员钟礼银、深圳市中国慈展会发展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云霞、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吕成刚出席活动并向主席团评委与评审团评委颁发聘书。
(吴远翔副局长向主席团评委颁发聘书)
(陈丽娟处长、钟礼银二级调研员、郭云霞秘书长、吕成刚理事长向评审团评委颁发聘书)
30个最具发展潜力项目现场对决,最终角逐出五星、四星、三星项目各10名,将分别获得10万、5万、2万资助金及后续为期一年的公益创投赋能支持。至此,这场年度备受瞩目的国家级公益创投赛事完美收官。
(决赛路演评审现场)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摆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以慈善事业为主渠道的第三次分配,是推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2021项目大赛聚焦“遴选·赋能中国最具发展潜力新锐公益项目”,持续加强公益创投,对获资助项目进行全程赋能。项目在赢取A轮创投赋能后,还将有机会挂牌“社创板”,获得高净值人群和爱心企业的B轮资源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中国慈善事业汇聚新动能,促进实现共同富裕。
30强巅峰对决 大赛集聚社会最有温度力量
“与同类型的项目相比,您项目的创新点在哪?”、“参加项目大赛,您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达到什么目的?”、“拿到项目资助金,你们打算怎么用?”……在2021项目大赛决赛现场,30强项目代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评审专家抛出一个个犀利又专业的问题,以全面评估参赛项目“含金量”,现场竞争激烈,火花四射。
(五星优秀项目授证合照)
“这几天的学习,干货满满,我的收获太大了,我一定要找时间再来深度进修。”“千户万灯”照亮计划——困难残疾人住房照明线路改造公益项目此次获得五星优秀项目,其发起者钱海军非常激动,他告诉记者,他连续4年都来观摩中国公益慈善大赛,今年是第一次参赛,意外获得殊荣。他坦言,深圳是改革的领头羊,在公益慈善事业领域也是,这次通过大赛学习了深圳很多公益事业的先进理念,回到宁波后要第一时间把学到的知识传达给公益伙伴,把项目做得更实更接地气。据介绍,该项目关注特殊群体室内照明用电安全隐患问题,目前已完成3395户照明路线改造,为受益对象创造稳定安全可靠的用电环境;后续将实施“乡村电工培养计划”,积极响应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政策主旋律,建立起项目长效机制。
“我们项目自身存在不少短板,此次参加大赛,就是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以赛促项目,让项目管理能有一定程度提升,未来发展能有更科学的规划。”来自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保护中心的任瑶表示,她带来的“生态中国·熊猫e家”科普教育项目旨在扩大大熊猫科普教育的覆盖面和受众面。
(四星优秀项目授证合照)
今年新锐公益项目的表现也让评审团一致感到“惊艳”!
“很欣喜地看到,通过大赛这个平台,尤其是赛前的特训营,参赛项目得到了质的提升,如文案写作、预算制定、长远规划等。”中华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陈冬青高度肯定了大赛的赋能。 原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办公室主任魏玉栋表示, “本届大赛申报项目呈现广覆盖、高成长的特点,共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次来参赛的新机构达到395家,决赛项目中过半数深耕乡村振兴主题,紧贴时代脉搏,与国家发展局势同频,未来空间充满各种可能。” “今年参赛项目的水平都很高,问题意识非常清晰,直指社会痛点,又始终坚持公益,着力解决老百姓最后一公里的难点痛点。”中国青年报党委委员黄勇认为,今年项目特别突出乡村振兴,体现了大赛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丰富拓展的乡村振兴的内涵和概念,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旨在遴选新锐公益项目,激活中国公益创新引擎,赋能公益慈善效益最大化,为社会集聚最有温度的力量。”深圳人才集团总经理翟斌如此表示。 招商局慈善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黄奕认为:“今年参赛项目很多元,除了主体多元,形式也多元,既有成熟系统化的项目,也有不少小而美的项目,未来可期。”
新时代肩负新的使命 大赛助推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三星优秀项目授证合照)
2021项目大赛紧扣时代需求,以“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推动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通过公益创投的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加大科教文卫体、生态环境、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民生供给,申报项目领域为1+17领域:“1”是大赛将重点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创新项目;“17”是指参赛项目还可以针对联合国发布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以项目化形式提出创新解决方案。随着大赛影响面越来越广,吸引了众多新的社会力量参与。 据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钦焕介绍,今年大赛以项目竞赛为载体,通过“入围、晋级、决赛路演”三级评审,发掘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新锐公益项目。自启动以来,社会各界报名踊跃,主赛程与专题赛道共收到1207个有效申报项目,较去年增长56.4%。 今年,30个晋级决赛的项目呈现出两个主要特征:
一是重点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大赛主题遴选项目,乡村振兴类项目15个,占30强项目的50%,其中有6个乡村青年人才发起或主导的项目进入全国30强,彰显了“汇聚青年才智,助力乡村振兴”的赛事目标,充分体现了大赛在遴选及赋能乡村振兴领域新锐项目的积极作用。 二是涌现出一批契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立法精神的优质项目,30强项目中面向儿童、青少年等未成年人群体开展服务的项目达14个,从心理健康、生命安全、优质教育等层面关注未成年人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成长需求。
撬动公益创投力量 大赛赋能“引爆”新锐公益项目
汇聚慈善力量,与时代同频共振。2012年启动至今,大赛已连续举办十届。十年来大赛一直秉持国家级、开放性公益创投平台的理念,为推动公益创投在国内的实践开展了许多前沿探索,逐渐聚焦“遴选·赋能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新锐公益项目”,为具有核心竞争力且处于成长期项目提供能力建设和优质资源对接服务,助力项目持续发展。2020年,大赛组委会联合13家单位共同发布了首个公益创投领域全国性团体标准《公益创投项目竞赛标准化操作指南》,更是显著提升了中国公益创投实践的专业化水平。 据统计,截止目前,大赛累计参赛项目达9492个,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遴选出了580个优质公益慈善项目,投放了福彩公益金2700万元,带动社会化项目资助金达6000多万元,促成资源对接超过5亿元,实现1:24的公益资金撬动效应,成为中国级别最高、参与最广、影响最大的公益慈善项目创投活动。切实遴选、资助和培育了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新锐公益项目,发挥了大赛在推动公益事业创新发展方面的重要基础设施作用。
2021项目大赛继续运用公益创投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同步联合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文保之友专项基金、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广东省与人公益基金会等机构,开启“城乡共守望公益实践”、“非遗文创”、 “养老服务”、“乡村青年人才”等专题赛道,汇聚近500万元资助金,助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施。“2021项目大赛对获奖项目进行全程赋能,通过提升项目的专业性、创新性与成长性,提升项目影响力,真正实现陪伴项目成长。”杨钦焕介绍,大赛将为获奖项目提供五大服务,包括:一是为项目制定成长方案,协商建立创投目标;
二是为项目搭建创投智库,配置辅导导师及助手;
三是加强项目监测与评估,提供过程反馈;
四是发挥拾点公益资源对接服务平台优势,为项目精准募集资源;
五是衔接“社创板”平台,为项目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将更广泛凝聚社会力量,更精准链接各界资源,搭建中国公益慈善和乡村振兴事业共建共享共赢的发展平台,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益之路、逐步是实现共同富裕作出先行示范的更大贡献。
(30强项目代表、大赛评委及现场工作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