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奋斗史上,有一群人用青春作笔、汗水为墨描绘出那代人曾有过的奉献与担当,倾诉着那代人的理想与抱负,那个带有特殊符号的人群——知青。
53年前,大批知青响应国家号召,怀揣青春的梦想和满腔的青春热血,来到地处嘉荫县的偏远“青藏高原”,于是这片沃土因上海市支援嘉荫县试办集体所有制农场而得名----沪嘉。从此,他们以“沪”为首,以“嘉”为家,挥洒热血、奉献青春,他们坚韧不拔、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用花样年华、炙热汗水,谱写了一曲别样的青春之歌,铸就了一段岁月独有的知青文化。
弹指挥间,悠悠53载中,沪嘉乡全面激活“扬知青之帆·启沪嘉之航”党建品牌活力,弘扬老一代知青吃苦耐劳、担当作为精神,激励鞭策新一代坚定理想信念、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创新“知青党建文化”,升级改造“沪嘉知青”公社,将知青文化融入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出一条红色知青文化引领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多面开花”。
弘扬沪嘉知青文化精神,打造知青文化展览室
“沪嘉这些年变化太大了,完全认不出了!”寒地玫瑰园、知青面粉厂、千平晾晒场、村级活动场所……一路上,当年的知青,如今已是满鬓白发的老人们纷纷赞叹不已。“当年,沪嘉还叫福民屯,那时什么都没有,我们被分配到山上拉树干盖棚屋种地,乡亲们主动抢着干苦活累活重活,还为我们送鸡蛋、送花生……”
故地重游,激动地老知青们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当年生活和工作的种种情景。当走进知青公社参观时,他们从一件件陈列物品、一个个历史事件中,认真地寻找着自己过去的生活、工作痕迹。
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过程中,沪嘉乡认真分析自身发展优势,将公社内部分为“上山下乡来沪嘉、呕心沥血建沪嘉、恋恋不舍离沪嘉、故地重游回沪嘉”四个展厅和两栋知青老三间,重现60年代知青劳动、生活场景。公社展出老照片500余张,展示生产生活老物件200余件,原汁原味地将知青历史文化展现在墙柜中、融入到讲解里,回味知青精神,继承优良传统。
“沪嘉乡党委政府没有忘记我们!”老知青指着照片激动地说道,“这张!铁姑娘是你呀!”看着那一张张知青合影,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着感慨。
“当年在报纸上看过对新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梁军的事迹报道后,我就一直向往着能像梁军一样成为女拖拉机手。当时一听说沪嘉要培养拖拉机手,我立刻报了名。”素有“铁姑娘”称号的老知青仇扣娣看着面前自己驾驶大罗马胶轮拖拉机的照片回忆道。“当时拖拉机还没有装车棚,耕作非常辛苦。冬天寒风刺骨,手和脸颊早已经被冷风刮得失去知觉;夏天烈日炎炎,额头上汗水噼里啪啦往下掉,随身带一水壶的水,没喝上几次就已见底。我在心里一遍遍地问自己还能不能坚持,但想想女拖拉机手梁军,她能在天寒地冻的北大荒上驾驶拖拉机垦荒,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战天斗地,我为什么就不能坚持下来呢?从此我暗下决心,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就要坚定地走下去,绝不退缩,绝不当逃兵!”
一路上都欢声笑语的老知青们站在三张黑白照片前陷入久久的沉默,那是他们牺牲的三位战友。为了建设沪嘉农场,短短的3年间,3名上海知青失去了年轻的生命,1970年打井塌方被埋牺牲的朱国雄,1971年马车下道被砸牺牲的李秋江,1972年拖拉机侧翻溺水牺牲的徐志龙。他们有理想,有品行,有追求,有才气,可是时间却永远定格在了20、21、22岁,花一样的年纪,还没品尝人生的甜美就埋骨在了沪嘉黑黑的土地上,留下了亲人们、战友们、百姓们对他们永远的思念!
岁月长河中当年的风和雨、悲与壮、泪和血、思与情都将是一代知青说不完、道不尽的跨世纪的话题。
党建引领传承知青文化,打造知青劳动体验基地
沪嘉知青劳动体验基地里,党旗党徽随处可见,宣传标语格外亮眼,党建引领谱写新篇,忆苦思甜真实还原。
“当年大批知识青年远离城市、远离亲人,不远千里下乡来建设沪嘉,知青劳动体验基地既可以帮助老一代知青回顾当年的峥嵘岁月,还有助于年轻干部回顾和认识先辈们曾经经历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增强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劳动体验还可以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乡村的美好,激发孩子们对乡村振兴和农业发展的兴趣,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沪嘉乡党委书记王静宇说道。
沪嘉乡依托知青文化,着力打造精品“党性现场教学课程”,建立知青劳动体验基地“忆苦思‘田’”,开展“当一天知青”主题党建活动,在农耕实践活动中体悟为民情怀、夯实思想基础、凝聚奋进力量。同时,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努力放大知青文化的正能量效应、吸引力效应,激励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时间已过去五十三年,但知青精神薪火永续;知青故事已讲述半个世纪,仍代代相传。沪嘉乡从未停止向前的脚步,高举知青文化的精神火种,肩负时代责任,阔步向前!
促进红色教育成果转化,打造“沪嘉知青”系列品牌
“我看到沪嘉乡年轻一代企业家将当年的知青精神传承得这么好,由衷地感到开心。”老知青在沪嘉知青面粉厂参观时感慨万千。
“53年前的知识青年进驻沪嘉,为沪嘉建设做出了贡献,53年后,他们依然是沪嘉的一笔宝贵财富。近年来,我们珍惜利用好、打造好知青品牌,用知青文化助推乡域经济建设,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沪嘉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李金波介绍道。
沪嘉乡立足乡情实际,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将知青文化融入党建工作,全力打造“沪嘉知青”系列品牌,在“沪嘉知青”公社内部以知青年代为背景,设置农产品一处直播间直播带货,发展电商文化,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结合知青文化积极推广面粉、蜂蜜、干菜和木耳等一系列绿色农产品特色品牌,通过农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拓宽产品销售渠道,逐步形成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绿色产业结构;同时,加强与上海老知青联系合作,把故地重游和知青产品“走出去”相结合,提高沪嘉知青产品知名度,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三产加速融合,逐步实现富民强村的目标。
如今,知青岁月已成历史,秉承着红色的基因,新一代的奋斗者在沪嘉乡上这片土地上耕耘出新颜新时代。沪嘉已将以知青的经历故事为背景,以丰富的知青文化为核心吸引点,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结合,推动“沪嘉知青”品牌更好更快的发展,打造出可赏景、可游乐、可购物的以知青精神为核心的田园休闲旅游小镇。